拼多多乱价频发,品牌如何应对?
时间:2025/10/14
阅读量:117
近年来,拼多多平台以“全网最低价”“百亿补贴”等标签迅速崛起,成为众多品牌的重要销售渠道。
但与此同时,乱价、窜货、假货等问题频发,让品牌方叫苦不迭。
同一款产品在官方旗舰店售价299元,而部分拼多多店铺却只卖179元——
消费者质疑品牌“虚高定价”,经销商抱怨“卖不动货”,品牌方的价格体系被彻底打乱。
那么,拼多多上的低价乱象究竟从何而来?品牌又该如何应对、恢复价格秩序?
拼多多的开放平台机制,让“价格战”成为常态。
品牌在监管过程中最常见的乱价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:
1️⃣ 非授权店铺低价售卖
一些未获得品牌授权的店铺,通过分销、代购、甚至灰色货源上架产品,以“超低价”吸引流量。
2️⃣ 授权经销商违规跟价
为了冲销量、清库存,一些授权商家会私自降价,打破统一售价体系,导致市场价格体系崩盘。
3️⃣ 窜货与跨区域销售
品牌原本用于线下或特供渠道的产品,被经销商私下流入拼多多,形成低价竞争。
4️⃣ 平台补贴与虚假促销
部分拼多多商家利用“优惠券”“官方补贴”手段,造成“假低价”现象,扰乱消费者对真实价格的认知。
很多品牌最初对乱价不以为意,但从长远看,这种价格失控会带来多重连锁反应:
最终结果是——销量看似上升,但品牌价值在被稀释。

三、品牌应对拼多多乱价的核心思路
解决乱价问题,不是靠“投诉”一两次就能根治,而是要系统化治理、数字化监控。杭州物勒工名控价中心结合2000+品牌实战经验,总结出以下三大核心策略:
1.建立价格监测系统,实时掌握全网数据
品牌首先要“看得见”,才能“控得住”。
通过智能监测系统,品牌可以自动采集拼多多、天猫、京东等平台价格,快速识别低价链接,生成价格波动报告,锁定违规商家。
杭州物勒工名控价中心的电商监测系统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抓取与智能比价分析,帮助品牌及时发现乱价源头。
2.明确授权体系与渠道规则
没有清晰的授权管理,控价再严格也治标不治本。建议品牌明确线上、线下授权销售边界,建立经销商价格备案制度,签订价格维稳协议,设置违规惩罚机制。
物勒工名团队可协助品牌搭建防窜货制度与价格合规体系,确保政策落地执行。
3.快速取证与下架维权,形成震慑力
乱价行为一旦发现,要立刻取证并行动。品牌可通过平台举报、律师函警告、维权下架等方式维护价格秩序。但关键在于证据需完整、流程要合规、执行要高效。
杭州物勒工名控价中心提供取证、下架、跟踪、复查全流程维权服务,帮助品牌快速恢复正常售价,减少二次违规率。
杭州物勒工名控价中心专注于品牌电商渠道治理,核心服务包括:
目前已成功服务2000+品牌企业,覆盖母婴、家电、美妆、快消、3C等多个行业。
结语:控价不是封锁,而是保护
拼多多的低价竞争不可避免,但品牌可以选择主动出击。真正的控价,不是限制销售,而是保护品牌价值、渠道利益与长期信任。
稳定价格体系,才是品牌持续增长的根基。
杭州物勒工名控价中心
——让品牌拥有价格话语权
电商乱价监测|渠道防窜货|品牌维权